8 月 3 日,《財富》世界 500 強排行榜發布。其中,處于深度調整的中國房企尤其受到關注。
榜單顯示,今年有 5 家房地產企業上榜,且均來自中國,但數量較上年少了 3 家。相比去年,這些房地產公司平均營業收入有所上升,達到 678.8 億美元。但平均利潤下降,減少到 28.7 億美元。
能留下來的房企,均顯示出較強的發展韌性和穩健的經營能力。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其中有碧桂園、龍湖兩家民營房企。
這表明,碧桂園的規模、效益和綜合實力均受到認可。而這又是以優良的銷售業績、現金流、融資及債務表現等作為支撐的。
一、銷售數據保持平穩
具體而言,在房企融資尚未明顯好轉的情況下,作為顯示房企自我 " 造血 " 能力的銷售數據表現格外受到關注。
2022 年上半年,多數房企普遍面臨銷售遇冷。碧桂園同樣受到大環境影響業績出現下滑,但整體銷售保持平穩,并自 5 月以來在一眾同業中率先實現銷售轉正。
今年 5 月,碧桂園實現權益合同銷售金額環比增長 26.81%,跑贏多數房企。相較之下,克而瑞公布的百強房企 5 月單月業績環比增幅為 5.6%。6 月,碧桂園實現權益合同銷售金額環比增長 20.21%,連續兩個月實現環比增長。
2022 年上半年,碧桂園累計實現權益合同銷售額為 1851 億元、權益合同銷售建面 2348 萬平方米。根據克而瑞數據統計,碧桂園上半年全口徑銷售額為 2469.9 億元。
銷售數據是業績的保證。2021 年全年,碧桂園實現營業收入 5230.6 億元,同比增長 13%;毛利、凈利、股東應占核心凈利潤分別為 927.8 億元、409.8 億元、269.3 億元。
同時,上半年碧桂園在國內 214 個城市累計實現 1070 個批次超 25 萬套房的如約交付,其中多個項目實現了 " 交房即交證 " 的服務標準,持續向市場傳遞信心。
二、現金流持續穩健
行業下行、融資收緊的大背景下,碧桂園保持較高的回款率,這意味著資金周轉速度較快,有利于實現自有資金的良性循環。
2021 年全年,碧桂園累計權益物業銷售現金回籠約 5022 億元,權益回款率達 90%,已連續 6 年達到 90% 或以上,持續領先于行業平均水平。今年 1 月 -4 月,回款率進一步提升至 95%。
2021 年,碧桂園實現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正,達到 108.6 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產行業資金鏈持續承壓的背景下,碧桂園是民營上市房企中僅有的少數幾家能實現凈經營現金流為正的公司。
三、債務規模穩步下降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碧桂園總有息負債余額同比下降 2.6% 至 3179.2 億元,其中短期債務的占比下降至 24.9%,現金短債比約 2.3 倍。凈負債率為 45.4%,較上年底下降 10.2 個百分點;加權平均融資成本 5.2%,較上年底下降 36 個基點。
據悉,截至 2022 年 3 月 30 日,碧桂園本年內已無境內到期債券,僅余騰越兩筆可回售公司債,共計 40 億元人民幣。而截至 2022 年 7 月,碧桂園已經悉數償還本年內所有到期美元票據,因此年內亦無到期美元債。
7 月 27 日,碧桂園配售 8.7 億股新股,配售股份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約 3.76%。據悉,是次募資最終簿記獲得多倍覆蓋,發行股數從 8.4 億股增發至 8.7 億股。
中銀國際最新研究報告認為,碧桂園如果利用募集資金回購境外債,經估算或降低其凈負債比率達 3.1 個百分點。" 鑒于健康的潛在需求,以及近期主要競爭對手的信貸事件導致競爭大幅減少,相信碧桂園的基本面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是穩健的。"
聯昌國際亦評論認為,碧桂園的配售交易有助公司強化其資產負債表。其認為公司會用部分資金回購其美元債,將會為其帶來好的收益及節省利息支出(有助于抵消部分每股盈利的稀釋)。
四、融資渠道暢通多元
多元的融資渠道從外部為企業 " 輸血 "。
自 2021 年 9 月以來,碧桂園已成功在境內外發行多種類直接融資工具,包括 29.35 億元的公司債,15.26 億元 ABS 及 39 億港元的可轉債。今年 5 月,碧桂園成為國內首批發行附帶信用保護工具公司債的示范性民營房企,成功發行 5 億元公司債。
截至 2021 年底,公司未使用授信額度約 2615 億元。此外,在 2022 年 3 月,公司又先后與招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簽訂 150 億元及 400 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
充足的授信額度增強了公司經營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場上的收并購機會。
五、土儲資源均衡充足
充足的土儲資源是未來業績的有力支撐,且廣泛且均衡的項目布局能夠有效對沖區域性風險。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碧桂園開發項目遍布中國內地 31 個省、299 個地級行政區劃、1425 個區縣,項目總數達到 3216 個。同時,在其所布局的城市中,有 161 個地級市的市占率超過 5%,其中有 13 個城市的市占率高于 20%,55 個城市的市占率在 10%-20%。
截至 2021 年底,碧桂園位于中國內地的權益可售資源約 14846 億元。另有基本鎖定但尚未簽約的潛在權益可售資源約 3365 億元,合計約 1.8 萬億元,可維持公司未來 3 年左右的銷售需求。
2021 年底可售貨值中,98% 位于常住人口 50 萬以上的區域;93% 位于人口流入區域;75% 位于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長江中游、成渝等五大都市圈,契合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和人口流動趨勢。
另外,在均衡布局各線城市、推進項目經營管理,以及落地智慧建造等方面,碧桂園均有不錯的表現。
比如碧桂園集團旗下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聚焦建筑機器人、BIM 數字化、新型建筑工業化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與應用。截至 2022 年 6 月底,已有 26 款建筑機器人投入商業化應用,服務覆蓋 28 個省份(直轄市、自治區)超 500 個項目;累計交付超 1100 臺,累計應用施工面積超 1000 萬平米。
匯豐 7 月重申碧桂園 " 買入 " 評級,目標價 5.90 港元。并表示碧桂園是迄今為止在償還所有到期債務方面仍有良好記錄的民營房地產公司之一。申萬宏源 7 月研報表示,在行業弱復蘇預判背景下,預計下半年開始行業的結構彈性卻將更強,包括房企間的分化,優質房企基本面彈性將更強,并且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維持房地產板塊 " 看好 " 評級,推薦碧桂園共 6 家 H 股。此外,國泰君安也維持 " 增持 " 評級。
2022 下半年,外部環境錯綜復雜,房地產行業也將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但可以確定的是,如碧桂園這樣經營穩健的房企具有更強的抵御風險的能力,在行業穿越周期之際起著引領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