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通脹壓力、人力成本上漲及中國市場受挫等因素影響,GAAP 口徑下的營業利潤率從上年同期的 19.9% 降至 15.9%。
從門店銷售額來看,全球門店銷售額同比增長 3%,而這主要由平均客單價同比增長 6% 所拉動。
其中,在本土市場美國,星巴克依舊有不錯的銷售表現。北美門店銷售額同比增長 9%,美國門店銷售額增長 9%,同樣主要由平均客單價增長所拉動。
與本土市場的 " 火熱 " 相對,星巴克在國際市場 " 遇冷 "。尤其是中國門店銷售額的大幅下降,拖累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業績。
財報顯示,中國門店銷售額同比大幅下滑 44%,銷售量額分別下降 43%、1%;而國際市場門店銷售額也因之受到影響,下降 18%。
對此,財報解釋為,這主要由于與疫情相關的限制,以及來自中國的外幣換算影響。而中國區業績的下滑,正在被星巴克特許商店的收入增長所抵消,包括更高的產品銷售額、特許權使用費收入,以及韓國市場從合資企業轉變為完全特許經營后所帶來的增長等。
實際上,這已經是星巴克中國門店銷售額連續下滑的第四個季度,且幅度要超出以往。財報顯示,2021 財年第四季度、2022 財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中國門店銷售額分別同比下降 7%、14%、23%。
盡管 " 失血 " 嚴重,但中國依舊是星巴克的第二大市場。報告期末,星巴克在中國有 5762 家門店,相比上個季度末增加了 108 家,數量次于美國 15000 余家。
并且在財報會上,創始人舒爾茨表示," 星巴克在中國的業務最終將超過美國 ",可見其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 " 輸血 " 的決心。
根據星巴克中國區董事長王靜瑛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的說法,2022 財年第二季度,星巴克在中國新增 97 家門店,并且接下來仍專注增長,有望實現到 2022 年在中國經營 6000 家門店。
今年 4 月,創始人舒爾茨重新回歸星巴克,接任公司首席執行官一職,并將進入公司董事會。這是舒爾茨第 3 次擔任星巴克首席執行官,但相比于 2018 年退休之時,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處境已大為不同。
過去一年,咖啡成為飲品界最受資本熱捧的品類之一。其中的頭部玩家瑞幸已逐步走出財務風波,經營面出現明顯好轉,在產品層面帶動咖啡飲品化的風潮。
財報顯示,2022 年一季度,瑞幸收入為 24 億元,同比增長 89.5%;凈利潤由負轉正至 1980 萬元,而上年同期虧損 2.3 億元。在產品層面,自去年生椰拿鐵火遍網絡之后,瑞幸又在今年 4 月與椰樹椰汁聯名,推出椰云拿鐵,打造下一個爆品。
同時,Seesaw、Manner 等相對小眾的國產咖啡品牌也在不斷開店,甚至連新茶飲、運動品牌也開始跨界咖啡,賽道熱度有增無減。
今年 6 月,喜茶繼戰略投資 "Seesaw Coffee" 后,又入股了 " 少數派咖啡 "。其后,中國郵政、李寧先后推出自己的咖啡品牌,再次引發外界對咖啡賽道的想象。
另外,與星巴克一樣為外資品牌的 Tims,也在中國市場開啟與中石化易捷連鎖便利店的合作,借力擴展自己的門店版圖。在這種情況下,星巴克面臨的競爭壓力并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咖啡產品逐漸 " 奶咖化 "" 奶茶化 " 的情況下,為了在產品上增強競爭力,近期星巴克推出新冰咖啡品類冰震濃縮系列,主要在咖啡調制技藝上進行創新。
近日《財富》雜志發布世界 500 強榜單,繼 2021 年缺席后,星巴克在今年重新上榜,位列第 492 位。2020 年,星巴克的排名為 478。
ZAKER 新聞出品
文 / 熊悅
編輯 / 曾憲天